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印发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教师工作部特推出“讲好师德者故事〞专栏,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 “大先生”,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抗疫是一场无声的突围,有困境与别离,但更多的是献给祖国与岁月的一份坚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倘使生命的底色是慷慨以赴,那么请让日月共此同途:探索、深耕、破冰,心唯大我攻科研,种得桃李迎春风。
习近平总书记谈大力推动防疫科研攻关时指出:“要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平时科研积累和技术储备是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福建师范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号召,涌现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奋斗在平凡岗位一线的科技探索工作者。
严谨治学率先垂范
坚守科研助力抗疫
他们,为梦想跋涉,十年磨此一剑,不知岁月几何。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阳松应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攻关,用科技助力抗疫,矢志求真、迎难而上,用行动彰显科学精神,用坚持展示必胜信心。
该团队拥有坚实的科研基础,过去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在科研的道路上,无论是作为项目负责人还是参与者,欧阳松应教授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工作中,他以校为家,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治学严谨。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自2017年被引进到福建师大后,长期的科研努力迸发出一系列重大成果,在《Nature》《Cell Res》《Advanced Science》等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尤其是疫情以来,短短两年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20多篇。
2019年末,新冠疫情来袭,这支科研团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积极响应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以学术报国。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团队积极致力于研发一步免核酸纯化的病毒分子诊断仪及其配套试剂盒,让检测适合POCT(现场快速检测)。团队的认真源于师长的认真,团队的勤奋源于师长的勤奋,团队谨慎源于师长的谨慎。欧阳松应教授要求团队及学生做到“敏感捕捉、详细求教、谨慎思考、踏实实践”并以此形成团队里良好的学风。在勤奋与谨慎中,该团队又注意到国内外疾控中心报道,多数病毒携带者在感染早期并没能被及时检测发现,考虑到病毒相关抗原蛋白含量更丰富易检测的优点,团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潜心研发直接检测病毒抗原的新一代检测方法,在艰辛的科技抗疫征程中,实验室凌晨的灯光、学校食堂迟来的身影,早已成为团队成员的标签,他们始终坚信:“一起向未来,踏路而行,自有前程!”
创新担当引领团队
冷链消杀顺利“破冰”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心之所向,纵素履吾以践之。生命科学,于欧阳松应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而言,是一句最长情的诗行。他们用躬身科研的实践铸就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守精神,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坚强有力。
随着疫情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进口冷链食品时常被报道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情况下,欧阳松应教授主动担当作为,领衔迅速组建“破冰者”科研团队,联合上市企业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金龙”)开展科研合作,开发了适合冷链物品表面消杀的防疫产品——“新型高效低温冷链物品消毒技术及综合保障装备”,团队为之命名“破冰者”——破冰战疫,迎生命之春,十载科研深耕,只为祖国山河无恙。无人天生勇者,我辈当扛责而上。
2021年1月5日,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攻关的指示精神,福建省科技厅下达研发指南。该研发团队全力以赴,立即投入工作,通宵达旦,在24小时内上报“破冰者”科研团队的实验方案;1月8日,欧阳松应教授在省科技厅研讨会上详细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并根据专家意见,于1月12日上报项目施实细化方案。1月14日,得到省厅关于支持团队研发冷链物品消杀新装置的明确答复后正式启动项目研发。在项目研发期间,团队成员深入福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详细的实地调研,确保“破冰者”能有效满足实际工况需求。研发团队始终以全员投入的姿态时刻待命,主动放弃寒假的休息时间,与时间赛跑,先后完成了设备整体设计、场地选址、架构搭建、核心开发、项目管控等工作。
选择向岁月献礼的人,便也选择了与日月同途。疫情危急,时不我待,生命在等待答案、祖国和人民在等待答案。所以,他们甘当夜行逆旅者,提高速度,保证进度,星光烈烈,旌旗招招,用无数的长夜熬成十年一剑。
2021年2月11日正值大年三十,当千家万户正沉浸在春节团圆的喜庆氛围中,“破冰者”科研团队成员苏经迁副教授与厦门金龙的工程师仍在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在车间中完成了核心部件的装载工作。3月31日,团队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环评报告编撰的前期工作。6月27日,团队在小型实验机型中完成第三方检验认证(CNAS认证),检测结果表明,外包装表面模拟物涂布H1N1病毒后,经过电子束辐照处理条件下,可以有效灭活该病毒(灭活率大于99.99%)。9月8日,“破冰者”在第21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亮相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展厅,得到省领导、嘉宾的高度认可。项目执行期间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厅局领导的关心。
在2021年12月22日“破冰者”项目验收会上,由高福、黄维、苏国辉3位中科院院士以及张流波、姜世勃等一共8位国家级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我国首套工业化级电子束病毒消杀装备在我省面世,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和多家国内外媒体专题报道。专家组认为,“破冰者”可于3秒内完成消毒灭菌(最快可以达到1秒),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穿透力强、消杀效果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各类包装适应性强等优势。验收会后,学校与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厦门金龙现场签署三方合作构架协议,将拓展技术应用范围,共同推进“破冰者”产品优化升级和产业化落地。目前,该团队正致力于拓展“破冰者”应用场景,比如邮件快递包裹消杀、防疫物资快速消毒、医疗废弃物/废水消毒、食品消毒等多个领域。
人类与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技术,“破冰者”团队一直致力于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凸显专业的“硬核”力量。这一科技抗疫项目得到政府、学校、社会、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时任省委常委周联清、李德金副省长、省科技厅陈秋立厅长、校领导潘玉腾、王长平、涂荣、陈庆华等多次先后到项目车间参观指导等。冷链消杀装备的顺利“破冰”,再次生动诠释了欧阳松应教授团队“创新担当、敢为人先”的优良师风。
教学科研双向并行
立德树人互结硕果
如果说科技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硬核”力量,那么这力量的源泉便是拳拳赤子仁心。“生命科学”所载的不仅是科学一技,更是学者仁风。学者仁风,化育天下。欧阳松应科研团队在不舍昼夜的科研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寒来暑往,加班是常态,信心是支撑。他们从寒冬凛冽的破冰逆旅走向春意盎然,在这片春意中自然迎来桃李天下的风采。
随着“破冰者”研发团队项目的逐步开展与层层深入,参与到项目中的优秀学子也在项目中不断精进学业,茁壮成长。欧阳松应教授、苏经迁副教授及厦门金龙的工程师们都鼓励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数据中问结果、在实验中锤炼自我、在思考中积极创新,传承科学精神。学生们逐渐以分析性与创新性并存的眼光来审视每一阶段性成果,笃行励志,开拓进取,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团队渐渐实现“教研与科研双线并行,桃李与项目互结硕果”。近三年来,团队助力学生培养,累计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高水平赛事荣获国赛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4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改革。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欧阳松应教授及其团队教师在学者与师者的双重身份中交织出一腔烂漫热爱,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作为大学教师,他们热爱并重视教学工作,一直致力于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理念。疫情期间,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资源,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欧阳松应教授作为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一流专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率先带头给本科生讲授《生物化学》课程,给硕士生讲授《生物前沿讲座》课程,给博士生讲授《生命科学专题讲座》等课程,他充分运用多种先进教学手法,结合动画和先辈们从事科学研究中的生动具体实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让立德树人做到“润物细无声”。欧阳松应教授及团队教师切实履行了“身为学者,在科研上下苦功;身为师者,在育人上下功夫”的责任,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与学术的双重修养。欧阳松应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生物化学》课程,获2020年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生物化学》(线下一流课程类)。此外,他还结合生物学专业特点,持续建设“重大疾病关键蛋白质结晶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他认为,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是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的,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通过切身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使之成为有能力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志之士。
科研有坚持,教学有坚守。欧阳松应教授及其团队,同秉一腔报国热血、一颗学者仁心,守数年寒窗逆旅,为一载科研破冰。战疫与教研同途,勤恳工作、立德树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面对灾难,什么是热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担当。团队成员也一致表示:“我们将继续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推动联合科研攻关,力争早日在病毒溯源、传播机理研究、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回望抗疫之路,虽布满荆棘,但我们始终坚信:“初心所向之处,定是鲜花烂漫、回声缭绕”!
向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所迸发的师者力量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