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所需培育新时代地理学人——走近“生态-地理过程”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2-05-24浏览次数:294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印发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教师工作部特推出“讲好师德者故事〞专栏,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 “大先生”,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是一个对八闽山水最了解的群体

这是一群扎根深林三十多年的科技工作者

这是一群三尺讲台上倾囊相授的高等教育工作者

他们就是用毕生所学报效祖国的福师大地理人

是福师大优秀教师团队中的一员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团队介绍

  近期,“生态-地理过程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福建师范大学继2018年孙绍振两岸文学教育与交流教师团队获得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后,第二次获此殊荣。

  生态-地理过程教师团队由“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杨玉盛教授领衔,由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陈志彪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黄志群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福忠教授、陈光水教授、程栋梁教授、倪祥银教授、岳楷教授等27位教师组成,团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国之所需,倾情培养国之栋梁的情怀,立足中国东南、深耕亚热带、着眼全球,在国家森林碳汇与应对全球变化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核心人物名片

  杨玉盛教授是森林碳汇与全球变化领域成就斐然的专家,“万人计划”国家级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第二届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领导创建了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站。

▲杨玉盛教授在野外

为国育才,倾情培养国之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而杨玉盛教授领衔的团队就是这样,“他们就像一座座山,你走得越近,内容越丰富。每翻一道弯,你都会发现一片新天地,他们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楷模。”谈起杨玉盛教授团队时,一位学生由衷地说道。

  “杨老师经常说,我们现在的核心工作,就是培育年轻人。为国家战略需求培育和储备人才,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未来对地理人才的需求,将是一个掌握生态学、经济学和地理学多门学科知识融合的人才。”团队一位年轻老师自豪地说,“他担任了校领导,还不定期组织讨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写的科研本子,耐心地给予指导。他的假期基本都奉献给年轻人了,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和晚上。”杨玉盛教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秉持给学生“改戏本”—“搭戏台”—“做导演”的培养模式,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先后指导培养了100名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硕、博研究生。

▲教育部创新团队验收会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求研究生们到田野中去,到野外站的实验样地中去,团队不能培养只会‘写本子编故事’的空谈学生,要自己亲自看,亲自尝试,要搞真科学、真研究,才能明白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可靠性。”杨教授脸上略带严肃。“只要有机会,我就让学生准备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一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会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是让学生自己推销自己,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我们这里来。行业内顶级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生也是赞不绝口。”此时的杨教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团队研究生与全国土壤地理学研究工作者在一起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教师坚信事业的根本是“人”的培育,形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核心共识。早在18年前,身为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的杨教授力排众议,顶住院内外各方压力,坚持将精心培育四年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到更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现在已经基本形成有研究地理学或生态学的单位就有福建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的良好局面,真切展现了一位教师对为人师表的不懈追求和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与坚守。尤其是像以陈莹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师大优秀学子,学成后回归母校,并逐渐成长为学院科研、教学的骨干。

▲陈莹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心系东南,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建设百年伟业,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杨教授及其团队一直坚持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坚持潜心问道和服务社会相统一,立足本土,着力解决国内外科学难题,为国家重大建设需求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在一次团队集体探讨被《科学》杂志誉为生态学十大研究难题之一的建设原位模拟气候变暖对森林影响的时候,团队深感这完全是一个陌生领域,且对土壤实时增温技术国内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老师表现出畏难情绪。”一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回忆,“杨老师当即说,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做,谁做?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进口仪器太贵,我们自己研发,既然脖子被人卡住了,有困难,我们自己突破,解套。”

▲团队自主研发的仪器

  为了实现森林的原位模拟增温并实时观测,杨老师通过多方联络,几个月后,邀请来哈佛森林试验站的国际顶级模拟土壤增温专家弗兰克博士。团队教师白天跟着专家边建设边学习,晚上由具有较强物理学背景的博士生陈仕东牵头开展自主创新模拟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半年多,解决了实验中最关键的温度控制技术问题,实现了核心技术的革新。后来,弗兰克博士认为新设计的系统优化了PID温度跟踪算法,准确实现“温度平移”,不仅提高了增温稳定性,还有效降低了土壤之间的温度差,已经成为目前最先进的土壤增温技术。

▲团队和海外专家试验成功合影

  十多年来,杨教授带着团队挑战山高坡陡、湿热同期、土薄易流失、通讯不达的野外环境,不断进行自主技术攻关与系统改进,建成了全球最大、亚洲首个以土壤增温为背景的全球变化多因子控制森林实验平台,并于2021年成功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团队成员从模仿开始,开展自主科研创新,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已申请到近百种技术专利。其中,土壤增温等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节省外汇数亿元;积累收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等长期监测数据集,保存土壤、植物样品及标本共约5万多份,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中创造了数十亿元潜在经济价值。

  团队教师陈志彪教授,水土保持和脱贫攻坚的科技先锋,扎根革命老区20年,坚持水保科研与扶贫相结合。针对宁化县紫色土重度水土流失地植被恢复难问题,创建了侵蚀劣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水土流失地经济林开发种植技术等。在重度水土流失地推广“竹节沟+水保林”模式,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草、灌、乔相结合,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75%,土壤侵蚀量减少76%。在经济林流失地推广“隔坡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治理模式,土壤侵蚀量减少70%,地表径流减少60%,油茶产量提高15%。探索农户循环经济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指导形成“草-牛-蚯蚓-鸡鸭龟鳖-沼气-五大家鱼-果蔬苗木”的循环经济农业生产链条,成为“长汀经验”的重要科技贡献者之一,并获得了2019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陈志彪教授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团队的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期望让更多的人拥有“金山银山”,并生活在“绿水青山”之中,奋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话语权。团队成员钟小剑、王远参与发起的我国首个林业碳汇国家标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在2021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在社会和行业引起不小轰动。2022年3月初,水利部专家专程从北京到福建调研水土保持碳汇事宜,并点名要钟小剑老师出席座谈。“长安山见证了地理科学学院老师的努力,我只是他们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师大下半夜的星空他们最清楚,也正是有团队的支撑,才能在碳汇计量方面做点事情。”说到团队发展时,钟小剑老师这样表示,“老师常说,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指南。能给社会做点事情,作为省属高校的我们参与其中,我们深感荣幸。”杉木人工林碳经营、监测与计量技术2014年就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首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进行重点推广。

▲钟小剑与朱鹤健教授合影

强化使命,打造卓越教学团队

  “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先要努力学习,自己优秀了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同时,再优秀的教师个体也是有缺陷的。但优秀的教师集体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学生们吸收了团队教师的不同优秀品质,从而形成集聚效应”。杨教授对于团队的教学建设有他独特的思路。团队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不仅注重自身科研能力提升,更加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在赋能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坚持把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给予学生真挚的爱,让学生成为具备地理学专业技能的“社会人”,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学科研中,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团队老一辈带头人朱鹤健教授

  “杨老师2003年调任到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我也是自2006年9月起开始攻读博士学位。”陈光水教授见证了整个团队的诞生、成长与蓬勃发展,自己也成长为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随着团队慢慢壮大,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努力创造团队的归属感,我们有意识地把这种‘家’的感情传承下去,让大家心情舒畅、氛围和谐,做研究也会事半功倍。而杨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家长,我们的主心骨。”几年的磨砺,陈光水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并成为团队的顶梁柱。

▲团队师生学术交流

  “吴老师课堂幽默,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我们思考,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对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吴福忠教授的课堂非常感兴趣。

  “朱宇老师对待教学一丝不苟,非常严谨。在人口地理方面研究非常深入,在他的引导下,课堂时间就过得快而充实,收获满满。”

  “王强老师、杨平老师的课堂都充满暖暖的温情,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类问题。”

  ......

▲朱宇研究员在作报告

▲疫情期间,吴福忠教授给学生上党课

▲王远教授在与团队探讨

  在团队的培养下,不光学生表现突出,一批优秀的教师骨干脱颖而出,打造了国内外知名的全球变化与森林碳计量、人口迁移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等特色研究专业。杨玉盛教授负责的“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地理过程”团队入选200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获滚动支持,获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海峡基金项目;黄志群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陈光水、程栋梁等6人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7人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年以来,团队共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优秀)青年基金等高层次项目100多项,总经费8000多万元;承担福建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省生态功能区划、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重大区域发展任务;在Nature、PNAS、《科学通讯》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6部,获发明专利12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省地方标准1项。团队或个人获国家级、全国学会奖项22项、省部级37项;编写专业和实验教材50余本,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2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多项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 

  正是这么一批经验丰富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积极构建“科研-实践-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和“产学研”育人模式,指导学生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和“挑战杯”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等,团中央来信表扬团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甘肃省最美志愿者”等一批先进典型,以及“三维前沿”等一批创业典型。地理科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和唯一设在省属高校的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升学率稳定在30%,基地班升学率达90%以上,进入科学院系统、高水平大学的比率超过80%,学生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备受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