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用爱与责任书写人生 ——记福建师大附属中学周裕燕老师

发布时间:2018-03-05浏览次数:811

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用磨难考验人们的意志,面对疾病与磨难,他如同海燕一样迎风搏浪、不畏艰险。他敬老爱亲、爱生如子,用磨不碎的决心、摧不垮的信念,生动地诠释着“爱”。

 ——评委会给福建师范大学首届道德模范周裕燕的致敬词


 “我还好,我比较淡定,哈哈……”采访第二天就是高考了,问及对于自己学生明日赴考是否紧张时,周裕燕老师笑着回答。他是学生心目中“可爱的小燕子”,是家人眼中阳光爱笑的顶梁柱。无论是孝老爱亲还是教书育人,他都把自己一切的行动归结于“喜欢”二字,“我想,只要喜欢去做,尽力去做,就可以了”。他用爱与责任书写精彩的人生,这就是福建师大附属中学周裕燕老师。

身兼数职勇挑重担

周裕燕老师20007月毕业于福建师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在福建师大附属中学14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周裕燕老师现为一级教师,一人身兼数职,任数学备课组长、高三(4)班班主任、理科党支部书记。

 “担任备课组组长是自己很喜欢研究数学,兼任班主任是自己很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同时承担这两项工作确实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种‘享受’。”周裕燕老师这样诠释自己的角色。

备课组组长和班主任这两项工作,是中学一线教师工作中最繁重的工作,原则上不会让一名老师同时负责这两项工作,特别是像数学这样作业量大的科目。周裕燕老师近年来一直担任数学备课组组长,同时兼任理科党支部书记,但由于今年高三毕业班班主任人选紧缺,在学校向他征求意见的时候,他没有因为家庭负担重而推辞,欣然接受学校的安排,他说:“我想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支部书记理应勇挑重担,且我也确实很乐意”。

接手班主任工作之后,周裕燕老师没有畏惧接任的班级整体情况不理想的状况,他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周老师深知“中途接班”的工作难度,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他利用暑假进行家访,并提前计划班级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为新学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周裕燕老师总是开拓创新,备课的时候注意知识更新和提高,并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走在学科的前沿。课余时间他潜心教研,积极参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身边的数学”、“超级画板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案例研究”等近十项的省部级课题研究,所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省市获奖。在课堂上,他感情充沛,深入浅出,善于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高,多次在省、市及高校附中协作体等活动中开设大型教学观摩课,受到校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在每年的教学调查中,学生对他的教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所任教的班级历年高考成绩均名列省市同类校前茅,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或先进班主任。

由于长期劳累,身体一向很好的他还是累倒了。今年3月,他被诊断为心肌炎,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学校也劝他休息一段时间。但是身处毕业班工作的他考虑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深知这时候请假对孩子们的学习和信心都会有所影响。“我就跟医生说,就剩下三个月时间,不想这时影响教学工作,暂时不住院……。” 于是,周裕燕老师为了不影响手头的工作,背着监测仪器继续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上,没有落下一节课。

 “我觉得自己能够坚持的就坚持下来”,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一直支撑到现在。自己的班级明日就要奔赴考场,周裕燕老师回忆起去年的这个时候,那时候虽然只是这个班的任课老师,但他却很喜欢和学生交流一些有关做人与班风的话题。现在他已经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且班级整体情况非常好,现在他要把他的孩子们送进考场了,他感到特别欣慰,眼睛都笑弯了,嘴角那颗标志性的痣也因爽朗的大笑而微微上扬。

爱的教育心的沟通

 “我想老师本身就是一个良心职业。”这是周裕燕老师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不断重复和强调的一句话。他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凭良心做事,对学生负责,对学生有爱。

周裕燕老师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总是设身处地去为学生和家长着想。每每谈及学生,周老师总是非常愉悦和活泼,“哎呀,裕燕来了”,“燕哥”,可爱的他招着手,演着学生称呼自己时的样子。他说师生间其实并不需要过分的严肃,平常能打成一片才更有利于教育。

爱的教育理念,让周裕燕老师更加关注“问题生”。20089月,他接手一个并不熟悉的毕业班。通过观察,他发现高三(9)班有一个学生情绪波动非常大,上课经常迟到,容易情绪化,老师想要跟他沟通交流,他也很抵触。这时,周老师便找到这个班原班主任以及这位学生的家长,经过了解后发现,这个孩子原本很优秀,在高二时,因为失恋受到较严重的刺激,变得脾气暴躁,经常和父母吵架,学习成绩也因此大幅度下滑。周老师了解情况后,想了很多方法帮助这个同学,于是他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安排其他同学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同时,周老师还经常和家长沟通,反馈孩子的变化进步,和家长沟通教育方式方法。

经过周老师的努力,这个孩子逐渐走出阴影,性格变得开朗,学习越发勤奋,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变得越来越阳光了,高考那年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说到这里,周老师亲切的笑容变得十分的灿烂,像孩子一样可爱。毕业后这个孩子还经常与恩师交流,觉得自己在优秀的群体中学习到很多。“我上次问他你最近在忙什么,他说正准备出国。我觉得,他现在能为自己的目标去追求了,看到他一步步的变化,心里也非常高兴。”说到这,周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感到十分欣慰。

这件事对周老师的影响也非常大,从学生家长的感谢信中,他总结道:“只要我们老师去付出,用心去做,确实能够对小孩终身发展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并且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也起到关键作用”。

在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周裕燕老师用爱和情关心着每一位学生,他所带的班级不仅学习风气好,而且学生开朗活泼,发展全面,所任班级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普通中学先进班集体,并多次被评为福州市先进班级、师大系统先进团支部、校先进班级等,他也多年被评为校先进班主任。

爱是习惯用心是原则

谈及家庭,周老师的声音显得有些轻柔和低沉。2005年岳父不慎摔伤造成全身瘫痪,长期住院治疗,几近植物人,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岳母刚完成结肠癌手术,身体虚弱需要人照顾。而爱人是独生女,在企业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温和孝顺的他安慰爱人,并主动承担照顾老人的重担。说到这,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说养老在他这个年龄比较普遍,“这些都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很多东西都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岳父岳母眼里是“久病床前有孝婿”,周老师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照顾老师,近十年来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对于如何去处理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双重压力,周裕燕老师认为很多时候是自己能否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他坦言,起初也手足无措,但有的事必须去面对,坚持一段时间后,“慢慢地,你会发现效率会越来越高,给自己每天一个固定的生活模式,也养成一种习惯”。

谁说“母行万里儿不愁”?父亲去世后,在老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之前怕给孩子添麻烦,一直不肯来福州和他们一起生活,而这也成为周老师心里一直的牵挂。虽然他也经常抽时间回老家看望,但他更希望把母亲接到身边生活。直到2008年,可爱的女儿果果来到这个充满爱的小家庭,母亲才愿意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不过这样一来小夫妻的家庭压力自然更大了,起早贪黑成为生活常态,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周老师积极乐观的一面,他的细心、耐心和一如既往的微笑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打消了老人和爱人的顾虑。

在生活中,周裕燕老师爱戴孝敬长辈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6周岁的女儿果果。和教育学生一样,周裕燕老师对女儿的教育也是从为人和心态两方面去做。“这个懂事的小天使与长辈们的感情也都非常好。”周老师立刻从之前轻声细语变成了爽朗的笑声,亲切的脸庞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对于年轻人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周老师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现在有些年轻人远离老人的现象,他十分客观地认为这不完全是孝顺与否的关系,也和年轻人工作压力有很大关系。“我和我爱人是比较喜欢跟老人家住在一起。”尽管在生活中的方式方法上会有些冲突,但出发点都是好的。“听听他们的唠叨,经常跟老人聊聊天,他们心情可能就好啦。”

这样出自于单纯的“喜欢”,将敬老爱亲归结为一种习惯,周裕燕老师以身作则,把尽心尽力作为做事的原则,以爱的微笑面对生活。他对学生的爱,对家人的爱,对生活的爱,和对事对人的用心与尽力,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身边的人,这一路上,他一直在用爱与责任在书写自己的人生。


(福建师范大学校报记者:陈泓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