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社会历史学院退休教师王大同

发布时间:2019-11-08浏览次数:921

 

b81ffd09ed890e2302c229eaa39ece0

 

王大同,男,汉族,19293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退休教授。曾获评福建师大科研和福建省教育统战先进工作者称号、福建师大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00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他教书育人,矢志不渝;他耕耘学术,坚忍不拔;他待人处事,克己奉公;他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王大同教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记社会历史学院退休教师王大同

 

“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很伟大的事情。”初见王大同老师,他雪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背挺得笔直,身着便服依然能看出饱满的精气神。他笑容可掬,和蔼慈祥,交谈中处处可见其谦虚。即使已经91岁高龄,他仍然退而不休,为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而忙忙碌碌。

为人师表  以德为先

聊起走上教师之路的机缘,王大同坦言,最初是因为家境贫寒,只念了八年半的中小学,中学肄业后,为了“讨生活”,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虽然最初是为了有一份活计,但后来我很快就爱上了教师这份职业。”

在当小学教师的八年间,他白天授课,晚上开办夜校,下午放学后就帮助村民除草干农活,因此和村民的关系都非常好。因为表现出色,后来便被委任到英林区中心小学当校长。1954年,又作为优秀小学教师,拿着调干生奖学金来念了福建师范大学。1955年,他成为了历史系第一个入党的新生,代表新党员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后来他一直重复自己“是被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言教不如身教。”他认为既然自己是老师,就应该更要注意克己奉公,给学生做榜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教职工住房非常紧张,王大同一家四口长期住在旧教室改成的20多平方的房子里。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学校陆续盖了几批略有改善的教师宿舍,他作为系副主任,是能够优先分配住房的。但每次学校给他分配住房,他都主动让出给更加困难的老师。第一次分配,他让给了地方史研究室的一位老师;第二次分配,他又主动出让;第三次,他又和副书记许在全把房子分别让给系里的老教师和一位归侨老师,自己仍心甘情愿寓居陋室。“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嘛。”王大同老师笑呵呵道。

那时,有人曾将王大同“三让住房”的行为歪曲成是“狡猾”“博取好名声”“每次都要好房子,却每次都不去住”。王老师则认为公理自在人心,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为人师表,作出好的示范,教书育人要想去教化别人,就必须自己先做到;后来成为了党员,更应该成为表率,而热心为人,本就是作为一个老师和党员应该做的。

对于当下许多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学子,王老师也发自内心地给予忠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行为世范,德行都是最重要的。

史坛耕耘  永不止步

王大同没有完整地读完中学,在最初进入大学时,因为理科基础不够扎实就没有选择理科专业,而是选择了文科。一方面是因为自小对历史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小学教书期间一直教授的是历史,所以在历史领域一钻研就是一辈子。

早在1956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时就开始涉足史学。他做学术研究时,历史领域正好在提倡改变厚古薄今的学术风气,大力提倡现代史研究。王大同也就凭着“我是共产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这一信念,投身到党史的研究中。

教改时,他突破传统藩篱,将党史分为几个专题来授课,改变按照章节来教学的方式,学院的领导都来听他的课,后来这样的党史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院领导的认同。

他曾带领30多个学生参加省地方党史资料搜集工作,抢救了一大批珍贵的福建党史材料,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素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史界一片春意盎然,他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教研之中,以数十年的积累,写就一篇篇论文,著成一本本专著。他的《林祥谦爱国主义思想初探》一文,在党史学界最早提出对思想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那些有专著的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而也应该把笔触伸向那些在革命实际工作中闪烁着反帝反封建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工农群众出身的革命者。这在党史研究界实在是一个具有开拓性的观点。他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宏观见识,微观见力,史料翔实,持论精当。他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通史》(下)一书,对全书上下卷编写的体例、内容均提出了新的见解,得到主编的赞赏与采用。2007年,在王大同执教60周年之际,他将50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汇集成书——《现代史海风云录》出版问世,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材料。

即使王老师已经91岁高龄,但是仍然退而不休,作为史学工作者的他终日笔耕不辍,退休以来已经在《福建党史月刊》《炎黄纵横》《福建史志》《福建文史》等刊物上陆续发表近30篇文章。

录取唯才  师生情笃

王大同教授的话匣子打开后,开始向记者聊起了他录取学生时心里那杆与旁人不同的秤。除了看政审以外,他尤为看重学校的鉴定与学生卷面上表现出来的文采与分析能力,认为“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只要优秀,有特长,他就会想办法争取录取,对于在七十年代人们看得极重的出身与分数,他倒没那么看重。王大同向记者讲了他一个79级学生的故事。这名学生语文只考了29分,甚至连专科的线都没有达到,但是经过他仔细查卷,发现这个学生作文文笔极好,只是不符合规范,而且历史和政治的分析题都答得逻辑严谨,分析得很精彩,古文题更是接近满分,是学文科的好苗子,王老师认为应该录取。当时的同事都劝他何必呢,但王老师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愿意放弃人才。这种“选人唯才”的录取标准,在七十年代是十分难得的。

在厦大人类学系担任教授的郭志超曾经给他来信,信中深情写到:“老师,你是我心目中既神圣又平凡的教师模本,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祥和,能激发出智慧思想,并有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心里取向……教师是从事传播的事业,传播认知与情感。能将这两类信息水乳交融者,鲜见,我却在你身上找到了可效颦的奥秘……”这封信至今仍被王大同教授惠存。

一次,王大同教授收到一个外地学生的来信,信中提到想要考他的历史专业现代史方向的研究生。他赞叹来信学生文采斐然,态度诚恳,但遗憾地是彼时他已经不收现代史方向的研究生了,只好带着歉意给这位外地学生去信。数天后,又收到回复,那名学生在信中惊讶地感叹收到老师回信的意外。王大同坦言,从教数十年,收到过的学生来信如雪花一般多,“但是我每封都一定会坚持回复”。

王老师对学生的尽心尽责不只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他的学生在教育实习时,他一定会跑去亲自听课,几十个学生,他每个人都至少旁听一堂课,为学生指出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临近学生毕业时,能听的论文答辩他也尽量去参加,给他们更多更及时的指导。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在教书育人上,他始终严谨认真,矢志不渝;在学术研究中,他坚忍不拔,不断奉献自己的智慧与学识;在待人处事时,他古道热肠,克己奉公。在绚烂的晚霞中,王大同老师依然在不断燃烧自己,“老牛尤有冲天劲,不用扬鞭自奋蹄”。愿老师仍能继续创造新辉煌,彪炳教坛与学界!

(福建师范大学校报记者  苏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