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外国语学院教师陈榕烽

发布时间:2019-11-12浏览次数:1303

 

9f64871ebe09573aced5f0471ce7057

 

陈榕烽,女,汉族,1981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曾获福建师范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她在志愿支教中奉献爱心,在热心帮助学生中搭建爱的桥梁,她用自己行动弘扬美德播撒大爱。

 

 

爱心传承美德

——记外国语学院教师陈榕烽

 

在山区孩子眼中,她是带给他们知识的“指路明灯”,在学生们眼中,身为辅导员的她是无话不谈的“知心姐姐”,在那些受到她资助的人眼中,她是不知名的“善心人”……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陈榕烽用她的一举一动传递爱心,弘扬美德。

西部传爱心,支教更用心

十六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榕烽参加了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甘肃漳县。那里不仅寒冷干燥,极度缺水,在饮食上也与南方存在着大不同。但乐观的陈榕烽却并未为生活环境担忧,她认为,教好那边的孩子,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爱才是她此行的最终目的。在漳县,陈榕烽担任的职务是高二的英语老师,虽然在来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亲身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却仍然困扰着她。教学中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本身在学习上的懈怠。在采访中,陈老师提到,真实的支教和艺术作品中我们所了解的支教不同,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学习抱有高度热情。起初,陈榕烽会因为孩子在课上打瞌睡,不认真完成作业而非常生气。“大冬天,下着雪和学生一起罚站在教室门口,最后反而是我自己先倒下,学生送我回的宿舍,也不知道是惩罚谁了。”说到这,陈榕烽摇了摇头,“但后来一想,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不能因为他们生活条件差就将他们与同龄的孩子区别对待。”因此,陈榕烽在教学中慢慢地变得平和,学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去思考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教学中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这边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超出孩子的认知。例如,在英语课本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词义而将对话环境创设在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的迪士尼乐园中。但对山区孩子来说,他们不仅无法借此来促进对文义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还要首先了解迪斯尼乐园是什么,这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陈榕烽并没有退缩。她始终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他们支教带队的队长所说的一句话:“我们来这里当一年的老师,这些学生对我们来说只是一届学生,对家长来说却是一代人。”这句话她感触颇深,她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不应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她看来,一堂课只要有一句话让学生受益,就是值得的。也正因如此,面对每一个学生,她都会因材施教,给他们不同的帮助。以耐心和爱心鼓励他们。为了学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山区时,陈榕烽甚至还带上一名学生回福州读书。于山区孩子而言,陈榕烽就是他们少时指路的明灯。如今,许多曾经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意外的是他们的职业以教师和公务员为主,有些还成为了当地的小领导,造福一方百姓。听到这儿,陈榕烽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对于自己功劳,她却觉得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一路铭师恩,美德植于心

当谈到为什么选择师大读书,成为一名教师时,陈榕烽告诉我们,是成长中每一位老师对她的无私帮助,让她认识到教师的伟大,因此决定站上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奉献。

由于经历变故,陈榕烽的家庭并不宽裕。“我从小学习的是小提琴,原本以为自己会上师大音乐系,但因为艺术专业花费较大,由于经济原因和各种巧合最终进入了师大外国语学院。”陈榕烽笑着说道。提到学小提琴,她告诉我们她很感谢师大音乐学院的石志佗老师,石老师在知道她家庭情况后,经常不计成本地给她上课,让她学习到了很多的音乐知识。为支撑学业,陈榕烽在学习之余通过兼职家教来赚取生活费。但在当时,每年2200元的学费和360元的住宿费仍然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在大二下学期,陈榕烽迫不得已申请了助学金。说到当初,乐观的陈榕烽忽略了困难和艰辛,她回忆,“常常是刚花光了生活费就又领到了补助金,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陈榕烽看来,一路上是学校和老师们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善意,教会她以温柔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她记得,大三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是舍友七人和辅导员凑了1000元,当天就赶到她家雪中送炭,同时还带来了外国语学院“自强助学金”1000元。而在那段伤心的日子里,也是老师的帮助和舍友的陪伴让她感到温暖。资助学生、定期捐赠,对陈榕烽来说,这些并不值得多提,她认为,她只是接受了世界太多的善意,因此要以爱心回报社会。

热心助学生,以爱搭桥梁

因为和学生年纪相差不大,又乐意帮助学生,担任辅导员期间的陈榕烽总被称作“知心姐姐”。研究生二年级时,陈榕烽兼任了国际贸易和涉外英语专业的辅导员,因为年龄相仿,学生们都很愿意与她沟通。在沟通中细心的陈榕烽发现学习国贸专业的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都是贫困生,她发现,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自给自足赚生活费。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陈榕烽积极地向院领导反映,为这些经济拮据的学生争取补助。有时,当这些学生生活费周转困难,吃不起饭时,热心的陈老师还会自掏腰包,在学生们最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也正是陈榕烽对学生们的爱,让学生们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姐姐”。“当时,好多女同学都喜欢来我宿舍给我煮饭,还会给我整理房间。”陈榕烽笑着说。而在陈榕烽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学生们也非常愿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在学校举行的慈善晚会中以她的支教经历为原型的舞台剧让这里的学生认识到了西部地区学生求学之路的艰辛,这些学生在震动之余决定一对一资助西部地区的学生上大学,构筑师大与西部的一座爱心桥梁。到现在,这些学生仍同陈榕烽保持联系,学校一百一十周年校庆之时,许多曾经的学生都回到母校,其中一位还提出要自己出资改善教职工办公条件的意愿,这些举动都说明了正是陈榕烽的爱与关心,让学生们对母校抱有深爱。

如今,陈榕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谈到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陈榕烽认为她对孩子的期许已经蕴含在“开心快乐”这两个名字之中,除此之外,陈榕烽强调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始终对生活抱有善意,以一颗爱心对待他人。而在陈榕烽的家庭支出中,总有一笔固定的支出是用来帮助他人,在陈榕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爱心的传承,看到乐于助人这一传统美德的不断发扬。

(福建师范大学校报记者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