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三十二)

发布时间:2019-10-10浏览次数:465

 

本期推出地理科学学院朱宇研究员、博导以及旅游学院储德平副教授“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

 

立足本土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在国际视野下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

地理科学学院  朱宇研究员、博导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承担的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愈加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基本要求,同时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要职责,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同时要求“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积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成为世界文明进步的积极推动者”。这就要求高校、尤其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导师们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自身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既要立足于中国本土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又要善于在国际背景下揭示这一实践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规律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进而通过这种国际视野下的理论创新过程和成果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这种立德树人的过程无疑对研究生导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它在当今中国有着十分现实的需要,因为改革开放后在中国所发生的许多社会经济现象是迄今国际上基于西方国家经历而得出的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在国际视野下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理论创新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研究生导师提高自身素质,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需要。

这里我想根据我所从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城镇化方面的研究谈谈这方面的一些体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这一发展进程遵循着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普遍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历以及基于这种经历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借鉴。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却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许多主要受西方发展模式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中,人口的乡村—城市迁移是实现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大城市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归宿;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口城镇化主要是通过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乡村非农产业发展推动下的就地城镇化来实现的,乡村地区的聚落和人口没有通过大规模的空间转移和重组就实现了向城镇或准城镇类型转化。

如何看待和解释中国所发生的这种现象?如果以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为标准来做判断,中国的这种现象是反常的、不合理的,因为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文献告诉我们,人口的乡村—城市迁移是实现城镇化的主要途径,而且这一过程的早中期阶段是以乡村人口向大城市的转移为主导的。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晚于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因而有其时代特征,城乡界限的淡化即是这种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城乡界限淡化的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就人口密度而言,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乡村—城镇转型往往是在人口密度接近甚至高于西方城镇地区的聚落中进行的。这种人口密度使许多乡村聚落不需要人口迁入就已具有城镇或半城镇的性质。城乡界限淡化的时代特征的另一重要表现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一方面拉近了乡村地区与城市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将高人口密度地区的村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城镇化过程中区域内人口和企业集聚的必要性降低。因此,基于发达国家经验所概括的“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和相关理论在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当今实际时有其局限性。

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实践,既不能无视国际上人口城镇化的历史经验,也不能机械地套用基于西方经历的城镇化理论,而是要从中国自身的城镇化实践出发,把握当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所处的时代特征,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真正反映和解决我们国家的实际问题,同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理论创新成果。我和我包括许多研究生在内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就是基于上述认识,对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中国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就地城镇化在中国以致当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整体进程中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和重要地位、宏观和微观机制、以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一工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立德树人上也有其重要意义。在这里,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发扬批判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在我们处理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间的关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原则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中国国情及其国际比较的教育,对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需要看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处在学习掌握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这一过程无疑是必要的,但也容易给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某种思维定势和束缚,进而扭曲我们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识。因此,新时代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还必须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及其束缚,这就更需要我们自觉地拓展国际视野,在更为宽广的时空背景下认识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

 

 

 

心有戒、行有止

——加快新任导师由“铁”至“钢”的师德淬炼

旅游学院  储德平副教授

 

高校研究生导师是承载文化、传播思想的先锋,其师德建设是高校育人成效的基本保障。新任研究生导师作为高校导师队伍中的新兴力量,处于职业的上升期,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信息网络化时代下,时刻面临各种思潮的席卷与生活压力的冲击。新任研究生导师如何在挑战与诱惑面前,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守立德树人的为师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授业使命。这不仅是当前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上广为讨论的热点,也是自己首个开门弟子至此毕业之际所欲探讨的话题。

一、新任导师应努力担好“三类角色”

(一)担好“新导师”角色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任导师,要映显“为新”特色。一是指新任导师作为研究生导师群体中的“新人”,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姿态,多学多看,多向“老”导师请教经验,“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潭水”,只有自己的博学多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教育;二是指新任导师要勇于担当“创新”之人,敢于在学术研究、教学指导上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与方式,多去探索尝试,在实践中开辟新道路,发扬创新精神。

(二)担好“党员导师”角色

作为一名具有党员身份的新任导师,要突显“为党”亮色。一要牢固树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学科研的“指南针”,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发展问题,有正确的思想主见、不人云亦云,带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二要有良好的教师道德,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生阶段正处于人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大转折时期,因此党员导师不论是教授科学知识还是培育学生的处世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和全方位的影响。

(三)担好“师范校导师”角色

作为一名师范类高校的新任导师,要彰显“为师”底色。师范类高校的导师,作为“教育老师”的老师,承担着培养下一代教师队伍的特殊使命。过去,师范类高校教师一直以来将“规则、规范”作为自己教学、科研、日常生活中的内在约束力与“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虽然师范类院校诸多都已朝建设综合性大学迈进,但在转型的过程中,既为师范校的导师,“师范”的底色不能忘,要将“师范”精神融入到多元学科的发展实践中,这也是当代师范校较之于非师范校的一大不同之处,而且我们培养的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将来也会步入大中小幼学校从事教师工作。

二、新任导师应切实增强“三德”意识

有人说,如果高校是社会的“道德高地”,那么中青年教师理应成为社会的“道德旗帜”。当下,尤其是对于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新任导师群体而言,应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不断传递正能量,在思想、治学、为人处世上中真正做到“大德、公德、品德”三德意识的有机统一。

(一)增强国家大德意识,立“为国”之德

较之于资历深厚的导师而言,新任导师往往因其社会阅历尚浅、理论底子较薄、甄别经验较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吸收上易浮于表皮,对做好学生“大先生”“筑梦人”“引路人”“系扣人”的内涵领悟不足,不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使得在其面临一些 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入侵渗透时,易产生动摇,影响到个人的价值判断与文化取向。更有甚者,在教学过程中或社交媒体上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片面、错误看法,从而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因此,新任导师要守住“底线”。新任导师应加强政治信仰学习,严守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不妄议中央的政治底线,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标准,培养正确理解政治差异、客观看待社会冲突、理性分析意识形态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增强国家大德意识,树立思想之德。

(二)增强职业公德意识,立“为学”之德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社会的急速到来,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充斥着竞争,学术圈亦不例外。合理的竞争本该是促进科研创新的强劲动力,但在奖金、福利、职称等诱惑面前,难免会有些新任的导师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试图从“捷径”走向成功。部分高校新任导师违背科研能力养成的基本规律,揠苗助长追逐“功利性”科研,导致出现了大量为论文而科研的不良学术倾向,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初衷。这种“走捷径”的科研价值观不仅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学者,还易出现抄袭、剽窃、论文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推新任导师走向职业的深渊。

因此,新任导师要不踩“红线”。这不仅是职业品格的基本要求,更是对法规纪律的敬畏。新任导师应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将崇高的教育理想、为师典范融入到教学科研全过程中,认真走好自己在教学科研上“开门纳徒”的“第一步”,积极向广受尊重的前辈与模范看齐,养成红线边界意识,坚决不做违法乱纪之事,自觉摒弃学术不端的可耻行为与学术腐败的作风问题,戒除教学科研中浮躁、狂妄掠取行为,始终保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风貌,引导、教会学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的为学立德之道。

(三)增强个人品德意识,立“为人”之德

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会引起一些社会发展问题,部分思想意志较薄弱的新任导师在多种利益的碰撞中易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从而出现了理想信念腐化、价值追求败化和行为道德恶化等问题。这不仅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任导师学高为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还容易诱发导师产生诸如行为不检、作风不正、奴役学生等严重师德失范问题的发生。

因此,新任导师要不碰“高压线”。作为一名新任导师,难免奋斗路上存在不少诱惑,要时刻勉励自己,保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将学术腐败、作风腐败、思想腐败的种子扼杀于摇篮,不怀有侥幸心理,不打法治“擦边球”。新任导师应注重日常的言行举止,坚守做学问的基本规矩,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彰显导师为“学师”,更为“人师”的特殊作用与重要价值,这是对社会、对学生,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三、“热炉法则”对新任导师师德建设的启示

新任导师在担好“三类角色”、增强“三德”意识塑造的同时,相应的外界他律对于师德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热炉法则”作为反腐惩治的一大经典理论,又称之为“惩处法则”。“热炉”隐喻社会中的各种法律与规章制度,逆之而行就会像触碰到烧红的火炉一般受到烫伤,具有警示性、公平性、惩罚性、长效性、即时性、一致性等显著特征。该法则对新任导师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要造好“炉”。从“造炉”起手,完善、细化相关的规章条例,突出“热炉”的警示功能与公平特质。一方面,要注重警示性,做好防微杜渐工作,面向新任导师建立长效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强化制度约束,进一步明晰教学工作、科研任务、育人目标等方面的管理和评价,筑牢导师遵章守纪的行为“防线”;另一方面,要注重公平性,在师德规范条例执行过程中,要保证制度的“一视同仁”性,不因新任导师的身份与背景,为其违规违纪行为开“暗门”、留“天窗”,切实把其建设成人人远之、敬之的“热炉”。

二要护好“炉”。做好“护炉”工作,时刻保持“热炉”热度,让“热炉”真正在师德建设中发挥出实际作用。一方面,要注重惩罚性,建立导师师德失范的档案与诚信记录,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对个别思想越轨、行为不检、学术不端的腐坏行为,通过警示教育、转岗分配等方式淘汰新任导师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推动师德建设在高校新任导师中触及灵魂、触动利益、触发行动。另一方面,要注重长效性,保持制度的活力,不断为“热炉添柴加薪”;炉子烧久了总会熄灭,制度用长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漏洞,要及时对师德规范规章进行更新补缺,避免留下可乘之机,被部分有心之人所利用。

三要用好“炉”。既要发挥好“热炉”一碰就烫的“灼烧”作用,更要让新任导师们感受到“热炉”的“暖心”作用。一方面,要注重即时性,对新任导师的管理,应从小处、细节入手,通过加强对导师日常教学、学术、生活作风的考察,一经发现苗头性问题,应立即予以问责、惩处,及时指出问题,以防酿成大错。另一方面,要注重一致性,通过“热炉”保障科研考核、职级评定上的合理公正,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合理竞争机制,惩恶扬善,让新任导师看得到未来发展的希望,才能燃起积极奋斗的热情。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基曾深刻指出,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最重要力量,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而放眼当今,社会纷纷扰扰、诱惑不断,少数研究生导师,违于伦理、悖于师德的行为也常常被曝光于网络。那么对于我们初出茅庐的新任研究生导师而言,就更应该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走好为师的“第一步”,牢牢把住学术红线、坚守道德底线,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甘当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人梯与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