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二十九)

发布时间:2019-07-02浏览次数:530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本期教师工作部(处)官方微信推出社会历史学院郭培贵教授、博导以及物理与能源学院陈桂林副教授 “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教学相长,乐在其中

社会历史学院 郭培贵教授、博导

 

在我近四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曾给多少本科生上过课,或指导过多少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已经记不清了,只有以下两点始终是清晰的,一是每次上课,不管此课以前上过多少遍,我都要认真备课,不敢有丝毫懈怠;二是指导每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我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按规范尽力而为。但比起研究生,我和本科生打交道的机会还是少了许多,故以下我就自己如何指导研究生谈点体会。

认真负责对待每位学生

对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的结合,学校实行的是“师生双向选择”制,但我从未拒绝过任何一位选我做导师的学生,因不论其来自什么学校和专业基础如何,他(她)们对我的信任是无价的;不过,每年最终还是有一些最初选我做导师的研究生调给了其他老师,那是因为学校对导师带学生有名额限制而由学院“调控”的结果。所以,对于能留在我名下的研究生,我都视为有缘而倍加珍惜;当然,使我乐于对他(她)们负起全责的,更根本的还是出于作为教师的职业良心。因我深知,虽然他(她)们在年龄上已是成年人,但毕竟还是学生,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在专业学习方面,大多还处于缺乏根基的未成熟状态,在研究能力上甚至还处于没有入门的状态,还有不少研究生在人生观和治学态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颇认识;而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其状况如何,都会对其此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学生既然选择我为导师,我就应该对他(她)们负起责任来”!应该说,这完全发自我内心的自觉,而与学校的要求没有直接关系;也正因如此,它始终成为我能够凭心尽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的内在动力。

严格要求 甘于付出

无论干什么,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总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正式确认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之前,我都会让每一个选我做导师的学生写出他们的简历以及对读研、专业、志向和师生关系的认识,我也会逐一回信说出我的看法,并特别告诉他(她)们“我对学生要求很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彼此间有一个初步了解,让他(她)们对我严格要求学生的风格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帮助他(她)们对自己、专业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不足,为进入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状态打下基础。在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确定之后,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我指导的研究生进行互动:

一是夯实基础。按理说,中国史的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对中国甚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系统的认识,对中国各重要朝代或历史时期的特点有了较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但因他们主要来自二、三本院校,有的还是跨专业报考,所以,普遍的情况是距上述水准差之甚远。面对这一现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补基础。为此,我除按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课堂教学外,在第一学期,都要有针对性地为他(她)们开列必读书目和思考题,让他们在读书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写出一份书面作业交我;对每份作业,我都会做出及时认真的书面回应,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在很多时候,还要和学生进行电话、微信或面对面的交流。总体而言,第一学期的主题就是夯实基础,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二是注重能力培养。基础是专业学习的前提,而专业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具备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这成为专业学习的落脚点。尽管在历史专业本科学习阶段,都有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培养环节,但我们招进的研究生,普遍的情况却是不会独立写论文,既不会提炼问题,也不具备全面搜集相关史料和正确理解、处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更不具备独立设计一个合理完备的论文提纲的能力,也不会用书面的学术语言去论证和讨论问题。面对这一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探究问题的论文写作实践,培养其研究能力。为此,我鼓励学生在看书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问题,实在提炼不出,我就帮其提炼。题目确定后,就进入到漫长的学习研究问题和写作论文的实践阶段。一篇论文,从确定题目,到写成能够发表的水平,往往要经过数十次甚至四五十次的修改;每次修改,都要具体告知学生差在什么地方,应如何修改,还要就论文摘要和正文某些段落的表述,不断写出样稿,供其参考。有很多时候,一篇论文改好了,其行文几乎都成了我的表述;但学生在这个反复修改的过程中,也初步学会了如何拟题,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进行相关学术史回顾,如何搜集、剪裁和运用相关史料,如何论证和行文,如何写摘要。而我指导学生学写一篇论文所用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经年,有时要超过我自己独立写作一篇论文所用的时间。写好后,一般是学生独立署名发表,只有在刊物编辑有硬性要求的情况下,我才会署名第二作者,极个别情况下署名第一作者。这里说的还不是学位论文,而是为获得答辩资格要发表的资格论文;至于指导学位论文所花费的时间,只能多于资格论文所花费的时间。

三是注重品格培养。比能力更内在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品格。我常对学生讲,所谓“品格”,最重要的无非“良心”二字。何谓“良心”?就是做人的规则,通俗言之,就是做人处事要按规则办,要“对得起人”。这应主要表现在三点上:一是做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这就是要努力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其次,做人要对得起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各种角色,切实履行好自己应该履行的各种职责。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在努力学习做人、处事、说话的同时,努力勤奋学好自己的专业,打牢基础、勇于创新,时刻以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的格言激励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出类拔萃的学生。其三,做人要对得起那些对你的发展有过帮助的人。要学会感恩,以适当方式及时感谢那些给过你帮助的人,就等于激励他们并感召他人为你的发展继续提供助力。只有这样,你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另外,我还经常告诫自己和学生:“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能够战胜自己,就会无往而不胜”!应该说,以上认识对我指导的研究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严格要求学生,表面看来是对学生要求高而认真,而支撑这一表象的,实际上却是老师实实在在的付出。所以,如果没有“爱之深”,如果没有老师的乐于付出,也就无所谓“严格”。

成效

应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以来,我指导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先后有8人、中国古代史博士研究生先后有2人获得国家级奖学金;3位博士生获得福建师范大学宝琛创新奖学金;3位研究生获得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3位研究生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1位博士生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5位研究生获得校级“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2位研究生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3位研究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青团员、1位研究生被评为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6位研究生分别获得“校优秀毕业研究生”荣誉称号。

 

甘为人梯——师德之本

物理与能源学院  陈桂林副教授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目的是解放学生思想、发挥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性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2014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强调要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作为老师,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甘为人梯,帮忙更多的学生成才。甘为人梯是教师人文情怀、崇高追求、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没有情怀、追求、奉献,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因此,甘为人梯既是为师之“道”,也是师德之本。

爱教爱生——甘为人梯之基础

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关心关爱学生,担起立德树人之职责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对学生充满爱,教育事业要始终围绕学生展开,了解学生的状况,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主动寻找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成长。热爱教育、关爱学生,始终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这是甘为人梯的基础。

求实创新——甘为人梯之动力

“四有”好老师中要求教师要具体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等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开拓创新。我们教师队伍自身既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追求卓越;又要追求教学的开拓创新,给做学生表率,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给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

倾力奉献——甘为人梯之境界

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人生价值追求,乐育英才,毕生付之。习近平会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这是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使命,是历史的契机,亦是吾辈的荣光。作为共和国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全部投入到无限的教书育人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个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