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突出师德养成;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措施保障;坚持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坚持分类施策,强化素质提升。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摆在首位,落实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的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福建师范大学教师认真学习,热烈讨论,今天推出教师学习心得(二)——
心理学院 陈坚副教授
《实施意见》开篇指出“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不仅表明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展现了教师的崇高地位。作为一名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我倍感振奋和无比自豪。教师不单是传道授业的教育者,更是灵魂生命的塑造者。《实施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成长的全过程,既弘扬师道尊严,又坚持师德底线,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保驾护航。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敬业爱生,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率先垂范,潜心育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6个方面下功夫,全心全意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
法学院 施志源副教授
加强师德建设,应当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统一。他律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基本功能在于守住底线,而自律则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形成风清气正的教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通过建章立制、落实“一票否决”实现他律。在实现他律的过程中,既要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明确师德建设的要求,也要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明确教师行为的禁区,还要通过完善惩戒措施明确师德失范的后果。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引领、典型示范实现自律。通过宣传师德之星,表彰师德先进,培养教师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感,从内心夯实“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道德操守,引导教师将师德的认知转化为加强师德建设的自觉行动。
外国语学院 石春煦老师
通过对《教书育人 以德育人 抓牢师德师风建设“牛鼻子”》一文的学习,我获益匪浅,充分认识到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每个教师素质建设的重中之重。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师风师德建设是搞好教育的灵魂。个人对师德师风报道的反思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良好师风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风师德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启迪我们爱岗敬业、不计名利的“园丁”精神,源于对学生深深的关爱。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其次,良好师风师德的根本是诚信。文中提到《实施意见》以制度全面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如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强调了诚信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及素质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新教师懂得要在一言一行中努力践行诚信。
再次,培养良好师风师德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师风师德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学校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如强化师德考评)、教师个人的不断学习及反思。
总之,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作为新教师的我感悟良多,以后更应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工作岗位上将师风师德的培养落到实处,为国家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传播学院 丛春华教授
师德之于学生,是“草蛇灰线,细入无间”,存在于每次慷慨激昂的授课中,也存在于课余的举手投足中,无论如何表现,都会到达学生终端而产生影响,大则伤害或激励学生的人生,小则潜移默化学生的日常。师德之重,毋庸置疑,实行“一票否决”,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规范要求。
我自己就深有体会——多年前一位广电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我教授他们《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多次把自己的新闻实习作品发给我,让我指点,我都尽量详实地给他指导,并鼓励他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他毕业后如愿进入中央媒体驻福建记者站,每年教师节他都会发来祝福,感谢我曾对他的鼓励,他说没有我的鼓励,他可能就放弃了新闻理想,那将是他最大的遗憾。新闻教学实践性强,仅仅课堂讲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要,大量的课后练习辅导是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从教十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拒绝或者无视学生的课外指导恳求,并在他们的成长中感受着自己职业的价值。当然,这些无形的课余工作,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看书学习的时间都被切割的零零碎碎。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教师职业最大的荣光,我认为就是学生的成熟与成长,有些工作并不能给我带来类似于发表论文和申请课题所获得的“即使报酬”,但对学生来说,未来却可以产生“延缓报酬”效应,这其中的乐趣和幸福,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所以,对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是非常合理和科学的。
旅游学院 宋立中教授
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是非常及时的创新之举。“作为一名老师范生,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以来已经30余年,回想当年北师大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令我至今记忆犹新。除了系党总支书记例行的礼貌礼仪教育之外,系里重点组织新生学习为期一周的有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苏赫姆林斯基等的教育思想,学校每晚还给我们新生放映有关优秀教师的电影,特别是《乡村女教师》中的瓦尔娃拉自愿赴艰苦的西伯利亚乡村从教的故事,至今犹言在耳。毕业后,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期间,我接触到现代乡村师范创始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所涌现出的一批深受先生影响的毅然投身革命而牺牲的烈士事迹,深深领略了陶行知先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教育外延式发展,注重业务能力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但也时有发生违背师德的案例,曾经引发不少热议。《实施意见》的出台可谓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根本。通过新教师入职的庄严宣誓,神圣的氛围营造,仪式感的强烈震撼,可以有效增强新教师入职的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和神圣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源头上构筑师德教育的高地,全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音乐学院 宋方方副教授
韩愈《师说》有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意即,“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是身为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人吃五谷杂粮,皆有七情六欲,我们不能要求每位老师像圣人那般,具有无懈可击的道德情怀,但教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自然对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应该以身正为范,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要从制度方面对师德行为进行制约,如切实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师德失范通报机制,对于严重违反师德教育的案例,应该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不仅如此,传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作为音乐专业的教师,更要求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不断开阔学术视野、拓展知识面,积极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观和良好的学习状态,此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术道德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彻底告别。只有德才兼备的优秀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让学生在大学时代经历积极向上的生活,必然对教师师德和知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美术学院 朱琳老师
根据新的形势与要求,对广大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已是一项深入持久的重要任务。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学校教育力量、教育方向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师德养成教育对高校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全过程,让新教师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教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教育成果,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为先,潜心问道。“教育者先受教育”,在良好的师德教育熏陶下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化学与材料学院 陈钦慧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始终贯穿着“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思想。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高校教师要在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中建立思政教学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每门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们要追踪学科研究前沿,努力推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地方经济的科研工作,培育学生勤奋、创新、专注为核心的工匠精神。立志做真学问,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守科研诚信,杜绝学术不端,传授务实、严谨、求是的专业精神。教师是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理应吾日三省吾身,将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把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全过程,贯穿于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方能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实现价值。
化学与材料学院 吴阳副教授
师德和其他职业要求一样,需要教师经历一个严格的教育、培养到成熟的历程。但在目前高校职业培训中,大都把师德建设视为“虚”,把专业技能看做“实”,淡化了师德要求;而且,大多数高校师德培训只有岗前培训机制,很少有学校制定职后培训机制,导致高校师德出现“退化”现象,必须把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全过程。
一、尽管教师本身就是教育者,但要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必须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贯穿于教师的教育生涯,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识,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工作待遇与工作态度的关系;三、通过对教师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真正做到爱教、乐教,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地投入到高校教育事业中去。
环境科学学院 罗永晋副教授
师德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师风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具有鲜明指向的思想与行为的定式或习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而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到的五点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对于突出全员全方位师德师风养成,整体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将有重大意义。强化师德考评,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优秀的成果,更要求教师自觉接受师德管理与监督,在专业与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让优良的师德师风得以发扬和传承。
地理科学学院 尹云锋教授
《实施意见》提出强化师德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了师德考核力度,将师德考核摆在高校教师考核的首位体现了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操守。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非常好。对于教师有师德禁行行为的,师德考核不合格的,要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强化师德考评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部分学校和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于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加强学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海外教育学院 赖林冬老师
《实施意见》站位高、理念新、定性准、导向好、工作实,对新时期福建教育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要求把师德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全过程。师德养成教育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但师德养成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作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老师,面对的不只是中国学生,还有许许多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精神和指导意见,以身作则,以央媒、官媒为载体,通过电视、电台和网络媒体,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自我继续教育,强化师德养成教育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师风,将师德养成教育有机融入到立学、施教、育德、教书、育人中,用爱感染和培育学生,当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明灯,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涵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完成好上级领导交代的学习任务,做好师德养成教育工作,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