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十八)

发布时间:2019-06-06浏览次数:142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教师工作部(处)网站和官方微信本期推出社会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陈尚旺以及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赵立新 “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厚植师德内涵

社会历史学院党委书记 陈尚旺

 

古今中外,师德是学校的永恒主题。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也应有更高的标准。2014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厚植师德内涵。

一、厚植师德内涵,需要教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航向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决定着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既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挑战,要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只有这样,才能驱散精神迷雾,始终保持政治清醒,以阳光和雨露滋润学生心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将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师德建设首要工作,筑牢教师精神之基,提高教师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广大教师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头脑,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厚植师德内涵,需要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常态

道德情操,是教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学生是具有主体性、可塑性和模仿性的个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品质时刻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引导学生如何明辨是非、判断曲直,更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因此,涵养高尚品德、增强道德定力应是每一个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各级党组织应将提高教师道德情操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可通过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广大教师应严于律己,以德修身,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提高道德品质,在金钱、名利、物欲的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去除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厚植师德内涵,需要教师以渊博的扎实学识为基础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必须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前提。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教师必须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尤其在信息时代,教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只有以渊博的扎实学识为基础,才能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可见,渊博的扎实学识是师德之基础。高校可通过制定激励政策等办法来引导教师潜心钻研业务,自觉提高自身学识。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的视野,崇尚科学精神,勇于探索创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厚植师德内涵,需要教师以无私的仁爱之心为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完美的教师是应该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如果教师既热爱自己的岗位,也爱自己的学生,他就会注重自身学识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师德之源泉。高校可以通过群团等组织,构建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使广大教师在此环境中亲身领略集体爱的力量。教师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坚持严慈相济,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了解和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要运用教育规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每个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新时代师德内涵的思考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赵立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师德,一个古老恒久的话题,一个人人都有话说的话题,一个人人都想说话的话题,一个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话题。个人认为,师范大学讲师德,就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从美术学院角度看,新时代师德是传统师德的延伸、是美院院风的传承、是美院党风的体现。

一、新时代师德是传统师德的延伸

师德又称“教师道德”或“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特殊的教育劳动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师德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中“六条禁令”,到《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的“红七条”,再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确立的十条“师德红线”,还有我们学校的《教职工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应该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于师德的要求不断精细化、具体化,为新时代师德划出了底线,标出了“红线”。

二、新时代师德是美院院风的传承

翻开美术学院78年的历史,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代知识分子教育救国的梦想。学院创办于战火纷飞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被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徐悲鸿先生引为知己的著名美术教育家、中国首批留法艺术家谢投八先生一手创建。

纵观谢老的一生,他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在美术教育的园地里为培育英才而辛勤耕耘。正如他在诗集《复燃草》中所写的:“春风何浩荡、桃李邑芳菲”。他用43年的教育生涯提出了“一专多能,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更让我们看到了谢投八先生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 

德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在艺术人才培养中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谢老及众多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在文学、诗歌、历史、哲学等方面广泛深入的研究,感召和熏陶了一大批的青年学子。正是基于深厚的文化素养、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艺术不懈追求艺术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与深化,才影响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更用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秀院风的学院,往往具有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优秀人才的出现,还往往以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原因就是他们受到同样院风的影响,形成了同样的风格和气质。

70多年来美术学院桃李满园,人才辈出。这些校友遍布祖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活跃在美术教育、新闻出版、艺术管理、艺术创作与设计等领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先生……像这样在国内外艺术文化界久负盛名的优秀校友还有许多许多。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任何一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特的院风,院风是什么?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是一种风格、一种气质,这种风格和气质是由这个学院组建时,首任学院创始人的风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个学院注入了灵魂,再由几代师生的不断传承创新,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个学院的灵魂永在,尤其是美术学院这种具有独特的师徒传承特色的学院,由于学生跟随导师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尊敬、敬佩、崇拜,甚至犹如父子般的情感,让这种院风更加稳定、更加纯粹,因此,新时代师德是美院院风的传承。

三、新时代师德是美院党风的体现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教师“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因此,“双一流”背景下的大学教师师德建设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这根“思想之弦”。

习近平总书记又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使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既为高校师德建设乃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又诠释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教育真相。因此,新时代师德是党风的体现,是高校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术学院对新时代师德内涵的探索一直在路上,我们将秉承谢老“一专多能,又红又专”的目标继续努力,我们用跨越世纪的一路相伴,只为见证母校腾飞的点赞;我们用跨越人生的一路相伴,只为见证党旗下神圣的誓言。借用廖俊波同志的格言体系,一切为了师大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