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十五)

发布时间:2019-05-31浏览次数:319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教师工作部(处)网站和官方微信本期推出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博导以及外国语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葛桂录教授、博导“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平凡中存境界、乐业中求创业

                                                           ——新时代的师德

教育学院院长 余文森教授、博导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新时代,高校教师应从平凡中存境界,从乐业中求创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一、平凡中存境界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当今中国已经走过了唱高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变得越来越务实。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或不错的“角儿”了。

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师德植根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教师过怎么样的生活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师德。师德决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教师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这意味着师德建设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反过来说,只有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师德,教师自己一定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利害得失,要安于平凡,要淡泊名利,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干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心理基础。

平凡意味着教师由道德楷模向模范公民的转向。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新时代,师德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回归,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转向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教师应改变依附人格、圣化人格,养成自主独立、进取、诚信等品质,成为具有主体性人格的现代人。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的教育工作却孕育、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会因涉及个人利益之事而不满,但却绝不能拿工作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教师也有名利的追求,但这名利应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任何以牺牲学生健康、幸福、品行为代价而取得的所谓“成绩”,严格来说都是不道德的;教师也有自己的性情和脾气,但好教师却需要有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需要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道德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教师既是平凡的人,又是有境界、有精神的人。

二、乐业中求创业

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职业使人能够生活,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从中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这种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的源泉,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

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当教师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身上渐渐地溶化、组合、萌芽、生长时,他们就会越干越幸福。如果老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那工作将成为他们生命的有机构成部分,舍不掉,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每个职业中都隐含着许许多多可以让人更加成功的机遇,每个职业都可以成就一批“成名成家”的人。

翻阅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他们不用功利性的眼光看待教师职业,他们不将教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理想抱负的事业去热爱,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一个只会工作不会思考、只会依从而不会创新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任何一个知识片面、学识不广的教师也不可能“成名成家”。

当然,有了“成名成家”的意识也未必就能“成名成家”,毕竟能够成为知名教育家的教师只是极少数。但一旦有这样的意识,你的工作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而主动、积极与投入这正是通向成功之门的必要条件。

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逐步走进一个新时代,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摒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

总之,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胸怀高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师德为尚 文化自强 精进不懈

                      ——关于新时代师德内涵的点滴认知

外国语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 葛桂录教授、博导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育人使命,强化价值引领,正确认识重大理论和原则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遵守学术规范、捍卫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新时代师德内涵丰富,落实到具体就是做什么人的问题。试谈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温故知新,厚积薄发。做一个自我期许并引导学生善于读书,敢于创新,能够思想的人。

读书,本质上是一种心智的训练,是为了追求心智的成熟,而最终能够把握世界、把握自己的过程。抛开许多励志的名人名言不论,我想,读书的目标底线是为了将来能过上一种高尚的生活。这“高尚的生活”不是指物质,而是如20世纪英国伟大思想家罗素所说,是“受爱的激励并且由知识引导的生活”。没有“知识”,人会愚昧,会失去理性,会过低等的生活。没有“爱”,人会冷酷无情,会为富不仁,更会失去生活的航向。所以,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将来能够体面(人智:知识创造财富)而正直(爱:爱生活、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地生活。即像意大利作家但丁所指出的那样:“人不能像走兽一般活着,应当追求正道、渴望知识。” 有了这样以高尚生活为导向的公民,民族可以振兴,国家可以富强,世界可以和谐。

思考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特别是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谬误。这样的谬误要通过不断的质疑才能化解。笛卡尔所谓“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是。”而怀疑的前提,就要找到比较的参照系。如果封闭式地传承古代文化,则会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封闭,最终找到的是一个虚荣的自我。这样的博古难以通今。

第二,立德为先,引导学生精神成人。做一个敬畏学术,并明白人文学科价值与意义的人。

大学乃精神成人之所。人的精神成长就像一棵树,假如它春天不开花,秋天就不会结果。如果在求学阶段我们的学生对“如何做人”没有认真思考,那以后就更难去自觉思考“如何生活”。犹太经典《塔木德》说得好:“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嚎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同理,跟老师从游,品经典文本,相当于跟优秀的人交流,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自己的心胸才能阔大,才能呵护那春天里开放的被高尚情感培育,但尚柔弱的花朵。在如今网络信息社会里,获取知识并不困难,但精神成长却会遇到许多阻力,要成为一个会思考、有见识、有高尚追求的人则更难。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章句》)其中,“亲(新)民”一条,就是要让我们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知识增进道德,道德滋养心灵。面包人人会有,道德智者常存。万物皆备于我,静观鱼跃鸢飞。

学术研究必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要养成精密的、历史的、批判的思维习惯。学术研究不仅要耐得了寂寞、经得起挫折,更要守得住底线。在功利和压力面前,有人难免心存侥幸心理,触碰底线,最后害己害人。新时代的广大教师更要敬畏学术,树立起严谨的学术道德底线,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与精神成长不留一点遗憾。

第三,文化自觉,精进不懈。做一个真正理解文化自信,并自觉传播优秀文化的人。

鲁迅说过:所谓“文化自觉”,万不能走向“与世隔绝”。因为“文化自觉”既该“自觉”于我们的古老文化中的“美”,更应该“自觉”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丑”。而那些久久贻害社会和人心的“丑”,正需要借助于外来文化中的“美”来加以涤荡、淘洗。因此,凭藉中外比较视域下的文化自觉,达到文化自信于自身的优长与弱点,最终才能在对人类文明贡献中彰显文化自强。闭目塞听,固步自封,过分“自恋”不会有真正的国际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这对我们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最迫切的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全民的精神家园。与科技强国、经济救国、军事卫国相比,文化则是立国之本。所谓立国之本,就是在历史沉浮与未来发展过程中,不论国势强弱、顺风逆水,民族的精神之气不息,思想精英的脊梁不歪,国民对文化传统的信心不倒。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曾是中华民族的理性传统;如履薄冰的济世之心,则有助于中国人实践强国梦的宏伟理想。

这就是说,作为传播人文知识素养的文科教师,要承担起促进中外文明交流的历史重任。既要继承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又要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将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向世界传播、送出去。没有“拿来”的广阔视野,不知道向世界“送去”什么,或则“送去”的行为道阻且长。同样,没有“送去”的文化自信,“拿来”的东西不能生根发芽。

第四,全球视野,守正开新。做一个继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人。

一个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开拓创新,关乎国家核心价值的塑造,关乎整个国民精神素质的改善提升和灵魂安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基础和价值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要内容。继承创新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就是一个“本土全球化”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文化继承创新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守本开新。守本,就是持守并赓续中华文化传统之源,这是我们的文化命脉。开新,就是在新时代、新世界、新人类的现代语境中开中华精神之流,使其不断强健、完成现代转型,并升华为当代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

优良的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名师的培育。所谓“名师”,就是“铭师”,让学生终生“铭记”在心的老师,必定是一个高尚灵魂的启发者,一个理想信念的守护人。你在课堂上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观念视野,建构了他们的积极的世界观;你严谨的学风及睿智的言行,让他们明白了生存哲学,让他们的精神家园生气勃勃,他们不记住你都难。

因而,名师是一所大学的脊梁、砥柱,名师精神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名师要有精进不懈的理想信念、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执中的自由精神、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甘为人梯的合作精神、淡泊明志的坚守精神、乐于身教的自律精神、沟通对话的博雅情怀、志趣高雅的人格境界。名师的培育,需要大学精神的滋养,需要人文精神氛围的营造,更需要加强师德修养,践行师德规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成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