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十)

发布时间:2019-05-24浏览次数:3838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教师工作部(处)网站和官方微信本期推出体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郭文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林玉辉“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从江芸同志先进事迹  诠释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内涵

体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郭文钦

 

近一段时间来,我在推荐“最美教师”候选人的过程中,收集整理了江芸同志事迹材料,也接触一些人和事。我深深地被江芸同志的事迹所感动,也真切地感受到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教师时时都在演绎着新时代“师德”的深刻内涵。(江芸同志,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操教研室副教授、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体操协会体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学院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

一、敬业爱岗、信念坚定

江芸同志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她从教33年来,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扎根教学第一线,写下了近20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1万节的体操专业课。她不会开车,长期乘坐公交车辗转上下班,但她从未迟到早退,常常早晨不到7:30在师大校园就能看到她的身影,夜晚的公交车上也时常留下她的背影。为使学生能够快熟准确地掌握体操高难度技术动作要领,她不顾自身50多岁的年龄亲身示范,前空翻、后转身、直倒立,学生们无不表示敬佩和赞叹。

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长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充分体现出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二、为人师表、身先士卒

江芸同志作为学院福建省残疾人体育研究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她坚持党建引领,紧紧依托学院体育学学科优势,团结带领支部党员、教师潜心教学科研。为尊重学校部分生理机能存在缺陷学生的人格,保障他们的健康锻炼的权利,她精心规划校级精品课程“调适体育课程”,授课中,很好地把先进的“体医融合”理念引入课堂,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学生们反映:“很喜欢上江老师的课,因为她上课很亲切、很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许多生活中活学活用的东西。”、“江老师很和蔼可亲,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姐’”。为此,2018年她被学生们推评为“我最喜爱的好老师”。

同时,她带领师生党员、专业志愿者长期为社会各类残疾人健身提供指导。为培训专业的志愿者服务队,她通过开设培训课,指导学生对残疾人活动设计、康复项目开发以及活动运行等,先后培养了500多位专业的志愿者,鼓励他们借助体育专业知识促进社会残健融合,并带头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残障学校等开展健康锻炼活动,很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为人师表、身先士卒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怀。

三、精于专业、勤于学习

江芸同志198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作为中国体育最高等级的体育院校高材生,她具有深厚扎实的体操技术功底,负责校级精品课程“调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主持创编的《轮椅健身系列组合操》获全国首届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征集活动一类创编项目奖,并在全国推广;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运会志愿者通用知识培训教材《多彩青春,志愿福建》;还在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多项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研究等。

尽管如此,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体医融合”理念引入课堂,她又自费学习了多门运动康复培训课程,并成功取得了加拿大左右普拉提功能训练师资格。部分学生家长在看到孩子在她的指导训练下,性格逐渐活泼开朗、身体逐步得到康复后,纷纷发来短信,对其表示真诚地感谢。

江芸同志“精于业,勤于学”的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扎实专业知识素养。

四、服务社会、大爱无疆

江芸同志爱生如子。有一次上课,她发现有位学生走路姿势不正常,就主动过去关心询问,学生只是简单地回答她“腰臀部有些疼痛,没事!”。但她以经验判断该生可能腰椎间盘出了问题,建议学生尽快去医院拍片检查,结果还真是被证实了。学生赞叹到“江老师真的相当专业,不服不行!”。

她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委员会理事、福建省体操协会体操委员会副主任,长期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参与了国际、国内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策划组织、志愿服务、赛事裁判等工作,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融合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了其所在党支部志愿服务的党建特色品牌。为此,从20135月开始,该残疾人体育研究中心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次荣获全国、省级表彰奖励;2019年,所在党支部被授予“福建省样板党支部”荣誉称号。

她还热心福建省体操事业的发展,为全省各地、市、高校培养了大批年轻的裁判员,并长期主持省体育局青少处的体操比赛、普及推广工作。她经常深入厦门欣心幼儿园等学校调研,指导课程的开设,提供健身指导方案等。她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青运会志愿者礼仪培训导师,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现了福建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义务为福州市文明办、马尾区文明办、福建省水务局、福建省大田县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培训礼仪,有效地提高参训公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地贡献。

她立足本职岗位,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师仁爱之心的深刻内涵。

总之,江芸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所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师德深刻内涵。

 

 

强师必先立德

                                                 ——新时代师德建设之我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林玉辉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保证。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里就把德的意义放在了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子”“引路人”等形象贴切的词语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2014年在北师大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做好一名好教师提出了4点要求,而第一个要求就是强调要有理想信念;2018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他又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的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新时代师德内涵的高度概括。在新时期,我们应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体悟师德内涵,在过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加深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和思考,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当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同时也要看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年来,教师中出现的发表错误言论、学术行为不端、贪污受贿、徇私舞弊、师生关系异化等师德失范的现象屡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增强践行高尚师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以德立身,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指出教师形象对学生的表率作用,也对教师个人行为提出要求。举足为法,吐辞为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必先育己,育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行为失范不仅有损教师个人形象,而且可能会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长此以往,将会大大降低教育教学的成效,从而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唯有如此,才能担起“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责任使命。

以德立学,求真学问。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20192月,演员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倍受民众关注,同时也将学术道德建设推向公众视野。学术道德建设是营造高校良好学术氛围的必然之举,也直接影响着“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但获得“真”学问要以科研诚信为前提。学术成果必须真实、规范,这是学术殿堂的基石,也是学术诚信的底线。高校教师应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恪守学术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准。

以德施教,严谨治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授就得教书授课,离开了教书授课就不是教授。”“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搞好教育、以德施教的前提保障,因此教师要热爱教学,潜心教学,钻研教学。特别是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早已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摄取的基本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时时探索和追求新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琢磨和挖掘教学方法,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勇于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强师必先立德,广大教师只有勤于修德,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和 “引路人”等光荣称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只有用可操作、可预期的制度匡正师德师风,坚持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才能培养造就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