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内涵(二)

发布时间:2019-05-14浏览次数:97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本期教师工作部(处)网站和官方微信推出文学院院长李小荣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曾盛聪教授学习“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回归教育初心  桃李下自成蹊

文学院院长  李小荣教授、博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显然可见,师德事关青年学生成长,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事关国家民族未来。新时代,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时代重任”,“师者,德为先”,只有唱准师德“四度”音程,才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其一,师德养成要有“厚度”。本院师生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礼记》《乐记》《论语》《师说》等经典著作常记心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师道尊严”,“必以修身为本,然后师道立”等文学名句不绝于耳,故在师德文化教育方面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一代代先贤如叶圣陶、董作宾、黄寿祺、俞元桂、包树棠等先生,在学院学科建设史上留下了辉映学界的足迹。全院教师踵武前贤,严于治学,守正出新。目前,共推出《六庵文库》《桂堂文库》《还读文存》《藤山述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年学术论丛》《闽铎声声》《闽水泱泱》《圆桌》《细读》《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集刊》等10大学术丛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全院师生严于修身。在学校110周年的校庆典礼上,时年96岁的陈祥耀教授、82岁的李联明教授、71岁的陈庆元教授、48岁的本人、42岁的张家壮副教授及其在读硕士生23岁的高晓涵同学,以“六代同堂”的形式共贺母校华诞,传为全国教育界的佳话,它呈现的不仅是师生情深,更让广大校友看到了百年学府所孕育的师道传承和学脉赓续。全院教师严格治学,爱岗敬业、深耕讲坛,辜也平教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陈泽平教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陈钟英教授被评为“校首届道德模范”,郑家建、余岱宗、郭洪雷等教授被评为学校“我最喜爱的好老师”。201812月,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成为省首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专家组给出了“二久八强”的褒奖,这是全院师生长期以来严格治学的结果和最具形象的评价。

其二,师德养成要有“温度”。做好师德教育要用心用情,我们坚持发挥身边榜样力量,拉近师生与师德的距离,保存师德的“温度”。学院坚持以身边人讲自己事,依托“道德大讲堂”,邀请“全国模范教师”辜也平教授等为师生作报告;举行“入学第一课”,邀请孙绍振教授为学生讲授第一课,他们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品格,展现了优秀教师的良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青年师生。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场合加强师范学生的道德养成,端正教师队伍新生力量的理想信念。注重环境育人,策划打造的“文化长廊”,在办公室场所、学生宿舍悬挂“尊师重教”“传道受业解惑、尚贤尊师爱生”等字画;策划的“名师杏坛”展览,营造了良好师德教育环境,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坚持以身边人述身边事,积极打造“名师辑录”项目,用师生乐于接受的语言风格和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重点介绍学院先贤名师的先进事迹,已发布《黄寿祺:为易学研究端正一代学风》《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学的奠基人》《陈祥耀:同光冷峭定盫奇 笔涌哲思拓新境》等10期,让师德精神在新时代流传。

其三,师德养成要有“高度”。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保障。本院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积极组织师生认真整改,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要论述,力求做到学懂弄懂做。目前,已引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师资博士后1人,新进马列文论教师1人,旨在充实师资队伍。每季度举办1期专题学习研讨会,针对本科生、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相关课程,今年5月底,拟召开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研讨会,积极引导研究生、本科生在论文选题上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开展研究。组织相关师资力量,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福建日报·理论周刊》上刊发多组文章,已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全院以“践行师德”为途径,结合专业实际,所开展的“重走习近平福建之路”社会实践队,获评为“青年大学习新思想专项”全国重点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师生四进龙岩,考察革命红色文化,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召开“文学与媒体工作研讨会”,共同探讨新时代文学与媒体工作融合的新视野、新机制,引领师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其四,师德养成要有“宽度”。“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院积极引导教师做到“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学生“四个引路人”。始终将“课堂教书育人”与“解决学生需求”相结合。学院教师坚持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引导职业规划,强化心理辅导,争做创新创业项目导师,开展就业技能提升讲座,设置“尊师助学基金”“春晖助学金”,把“学生就业”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把“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当作“送给学生毕业的礼物”,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习生活状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学院坚持正本清源,审定课堂教学大纲,随时推门听课,要求做到课堂有纪律、讲授有规矩,努力把好师德师风关口,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涵盖录用聘任、选拔任用、职务晋升、访学交流、绩效考核等领域,为教师行为规范带上“紧箍咒”,标上“红线”,划清“底线”,引导大家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表率。对需要帮扶整改的个别教师,学院领导多次与之谈心,关心其生活,解决其写作的后顾之忧,深入其课堂,观察其教学内容,目前,转变较为迅速。本院始终将“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作为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首要条件,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六大模块、三种层次”,形成课堂德育体系,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若不能自正其身,又如何校正他人;作为传道者,自身必须明道信道;作为“教书匠”,必须做到“匠心独运”。今天,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更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

                  ——谈谈新时代师德内涵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曾盛聪教授、博导


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也是为师之道和育人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大学教师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要培养青年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教师就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传道授业解惑。古人云:“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方以为师,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大学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道德言行的引导者,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胜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就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中“有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首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师德的底色。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对新时代大学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新时代立德树人,必然要求大学教师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家国情怀。情怀是持之以恒的坚守,是担当使命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世界里,“小家”同“大国”紧密相连,个人与社会相互统一。深厚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保持家国情怀,心怀国家与民族,与时代同步伐,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关注社会、汲取营养、丰富思想,不仅是大学教师培育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需要,也是大学教师自身治学达到高远境界的基本路径。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人格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人格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无时无刻不起着示范、熏陶和激励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有声的传教,更在于无形的感召,“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揭示的正是这种至高的境界。教师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大学教师要成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就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大学教师要在青年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在为祖国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自律要求。慎独、慎微、慎初是古人修养的重要方式。慎独是独处时的谨慎,慎微是细节上的持守,慎初是初心上的追求,它们体现了人的自我约束与自我匡正。师德从本质上说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并不是对教师成圣成贤的要求,而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持守,是育人者应有的自我约束精神与境界。新时代师德建设,必然要求大学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在纷繁复杂、诱惑不断的环境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刻做到警觉谨慎,做到不放纵、不逾矩、不越轨。新时代师德的自律要求也是学者应有的治学方式。大学教师是知识传授者、智慧启迪者和人格影响者,必然要求大学教师要坐得住“冷板凳”,踏实治学不懈怠,谨防急功近利、急躁冒进。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学识素养。“学高为师”是一个师者的基本面貌,扎实的学识是大学教师能够胜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与保障。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能力不过硬,在教书育人中就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识素养在新时代大学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开展专业性教育的大学教师而言,必须具有深厚的学识素养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才能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解决新问题。扎实学识的师德内涵,要求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大学教师特别是人文社科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者,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偶然抓住必然,穿过表象把握规律,帮助学生确立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知与认同,让理论飞入学生的心田,用强大的真理力量引导和激励学生。

新时代师德是一种创新追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又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思想创新的重要阵地,近代以来,所有大国的崛起都与大学的创新作用紧密关联,大学精神可谓是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具体凝聚。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除了明“明德”,还要“亲(新)民”,也就是要使人弃旧图新、革故鼎新。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的使命担当,是大学立德树人的应有之意,是扎实学识好老师标准的必然延伸,因此,它是新时代师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内涵和现实要求。

立德”和“树人”是辩证统一的,大学教师要成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要以渊博学识吸引青年学生,还要以道德人格感召青年学生,让青年学生“亲其师”和“信其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折射出我国传统的教育智慧,也是新时代师德建设和立德树人应秉持的方法论思维。